1.1-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
1.2-因特网概述
1.3-三种交换方式: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
1.4-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
1.5-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(1)
1.5-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(2)
1.6-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——专用术语
1.6-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——分层思想举例
1.6-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——分层的必要性
1.6-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——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
1.7-第1章概述章节小结
1.8-第1章概述习题课(1)—体系结构相关习题
1.8-第1章概述习题课(2)—时延相关习题
2.1-物理层的基本概念
2.2-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
2.3-传输方式
2.4-编码与调制
2.5-信道的极限容量
2.6-第2章物理层章节小结
2.7-第2章物理层习题课
3.1-数据链路层概述
3.10-以太网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STP
3.11.1-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
3.11.2-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机制
3.2-封装成帧
3.3-差错检测
3.4.1-可靠传输的基本概念
3.4.2-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—停止-等待协议
3.4.3-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—回退N帧协议
3.4.4-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—选择重传协议
3.5-点对点协议PPP
3.6.1-媒体接入控制的基本概念
3.6.2-媒体接入控制—静态划分信道
3.6.3-随机接入—CSMACD协议
3.6.4-随机接入—CSMACA协议
3.7-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(1)—MAC地址
3.7-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(2)—IP地址
3.7-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(3)—ARP协议
3.8-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
3.9-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流程
4.1-网络层概述
4.2-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
4.3.1-IPv4地址概述
4.3.2-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
4.3.3-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
4.3.4-无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
4.3.5-IPv4地址的应用规划
4.4-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
4.5-静态路由配置及其可能产生的路由环路问题
4.6.1-路由选择协议概述
4.6.2-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
4.6.3-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的基本工作原理
4.6.4-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基本工作原理
4.7-IPv4数据报的首部格式
4.8-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
4.9-虚拟专用网与网络地址转换NAT
5.1-运输层概述
5.2-运输层端口号复用与分用的概念
5.3-UDP和TCP的对比
5.4-TCP的流量控制
5.5-TCP的拥塞控制
5.6-TCP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
5.7-TCP可靠传输的实现
5.8.1-TCP的运输连接管理—TCP的连接建立
5.8.2-TCP的运输连接管理—TCP的连接释放
5.9-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
6.1-应用层概述
6.2-客户—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
6.3-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
6.4-域名系统DNS
6.5-文件传送协议FTP
6.6-电子邮件
6.7-万维网WWW